一社一書|公禱一Take過——韋爾斯的8堂公禱課

書名︰公禱一Take過——韋爾斯的8堂公禱課
Shaping the Prayers of the People: The Art of Intercession
作者︰韋爾斯(Samuel Wells)、科雅貝(Abigail Kocher)

出版社︰宣道出版社

撰文者︰社長

有沒有發現崇拜主席的公禱,常常祈到無雷公咁遠?主席常常不知如何公禱,於是公禱變成信仰宣言,由創造論、救贖論祈到終末論,有時一直祈一直祈,你開始想:係唔係要祈到基督再來?

祈禱是與神對話,本來可以很簡單,粗糙一點也無妨;但公禱卻是帶領會眾與神對話,需要考究一點。若公禱之於你,是老鼠拉龜,無埞埋手,咁恭喜你,秘笈到了!

這書是本循循善誘的公禱、代禱教科書。沒有深奧的神學理論,所有神學的討論,直接化成祈禱時的實際操作指引,讓你按部就班學會公禱。

下次在崇拜公禱、代禱、牧禱時,不必膽戰心驚、東拉西扯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公禱,將換來會眾同感一靈、同心合意的「阿們」。聽見那一聲「阿們」,你的心也會再「阿們」一次。

 

網上介紹︰https://bit.ly/2XiOZk4

一社一書|屬靈導師指南

書名:屬靈導師指南
作者:東尼‧霍斯福爾(Tony Horsfall)
譯者:馮紹聰
出版社:宗教教育中心
撰文者:彭培剛法政牧師(中心主任)

本書是屬靈啟導的導論,道出屬靈啟導及屬靈指導如何幫助啟導者與受啟導者在靈程上成為屬靈友伴,彼此更認識上帝,在靈性上得到成長,成為真正的門徒。作者形容屬靈操練為一趟同行的旅程,有條不紊地鋪陳出啟導者的意義,他們所需的質素、技能、睿見與提醒等等。它以培育關係為中心,幫助人與上帝建立更深刻的關係,並帶着屬靈的渴求進入這段關係中;不是要找到很快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尋找在一段時間裏培育與上帝關係的方法。

連結:http://www.rerc.org.hk/tc/item.aspx?id=AA1424

一社一書|六日創造

書名:六日創造
作者:加里・貝茨(Gary Bates)& 妮達・高士娜(Lita Cosner)
出版社:極光創作(中文版)、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國際創造事工 (澳洲)(英文版)

撰文:編輯
《六日創造》(6 Days)以便於閱讀並富趣味的雜誌式排版,展示26篇關於聖經創造論的文章,涵蓋了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主題。例如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鬼魂和外星人之說?為什麼一個慈愛的上帝會容許死亡和痛苦? 挪亞怎樣把動物安置在方舟上?放射性測年法的原理是怎樣?神在其他星球也創造了生命嗎?同性婚姻,又如何?誰創造了神?神在其他星球也創造了生命嗎?創世記第一章的「日」有多長? 這本書很適合家庭、教會和青年團契一起閱讀。

 

連結:http://www.iaganack.com/?goods_category=3tc

一社一書|督徒要思考的16個信仰日常

書名:基督徒要思考的16個信仰日常:關於靈修、讀經、祈禱的二三事
作者:鄧紹光
出版社:印象文字
撰文:總監

靈修是甚麼?讀經和祈禱又是甚麼?或多或少,我們都知道;或對或錯,我們都知道。不過,我們愈來愈少去深究靈修讀經祈禱是甚麼。本書呼籲信徒回到根本,去認清和明悟這種種「屬靈活動」的本相,並走出操之於我或自我同化的歧路,繼而步向和投入真正的信仰生活。

連結:http://www.logos.com.hk/link/?code=IB931

一社一書|擁抱Z世代

本書作者探討承接千禧世代的Z世代,以清晰和實際的方式,使讀者能清楚認識他們的需要,又從文化入手,以可行的策略去接觸他們。

本書為牧者、教會領袖、Z世代的家長、青少年工作者而撰寫,切望給他們一點啟發,以及向他們發出活出使命的挑戰!

書名:《擁抱Z世代:後基督世代的牧養思考》
作者:雅各.懷特James Emery White
譯者:古志薇
出版社:道聲出版社

好書共賞http://bit.ly/genZ-GB

一社一書:《義道:馬太福音品讀》

2309_1
撰文介紹:陳培德牧師

2015年秋,孫寶玲院長憑《寓道:約翰福音品讀》一書,榮獲第七屆基督教金書獎頒發「靈修讀物」金書獎。該書其實是孫牧師「福音書品讀系列」的首冊,初版於2013年10月。次年6月《棧道:馬可福音品讀》面世;2015年7月《逆道:路加福音品讀》付梓,深受華人教牧和信徒喜愛。書系最後一本著作《義道:馬太福音品讀》也於近日順利完成,可喜可賀!

除了要併齊出版四本福音書品讀外,讀者或會提問:「為甚麼要讀這本書呢?」台灣中台神學院教務長兼新約教授吳道宗博士在序言中說得好:「或者說,我們為甚麼不光是讀馬太福音的解經書就好了呢?理由很簡單,因為它把馬太福音的經文與我們的生活作了密切的聯結;它指出了一條應用上可能的道路;它示範了一個耶穌的跟隨者如何體現他的信仰,以致關注這世界上的人、事、物;它展現了作者不讓僅是滿足於理智上對聖經的了解,更是願意與造他的主有心靈上的相契。」

馬太素描的義道,不是由計算公式的行為、憑自我能力駕馭而築建的,而是從感悟天父恩情、瞥見其臉容而形成的生命。細讀馬太敘述的人,沒有自義、傲慢的理由──饒恕別人不是因為自己比較好,擁有的人不是因為比別人更勤勞、付出更多。對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而言,馬太的信息不單不容易聽進去,甚至讓人困惑、失望甚至生氣忿忿不平。義道──恩典之路,並非我們計算的易道。

誠如新加坡三一神學院教會歷史和講道學講師何威達所說:「華人教會近年來重新發掘古老教會的讀經傳統,試圖尋覓具體掌握靈閱之法。在我看來,靈閱根本不是一套方法,而是人面向聖經時的根本態度。在《義道》中,我遇上一個願意對上帝的話誠實敞開自己的人,既堅持舉目望天聆聽,同時堅持腳踏血肉塵世。」

書名:《義道:馬太福音品讀》
作者:孫寶玲
出版社: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發售攤位:3GE02

網上介紹

一社一書:《領導由心》

45th領導由心cover_no stamp
撰文介紹:馮肇熙(證主出版社副社長)

好書與否,本於內容;同理,好領袖與否,本於內心。

猶太人所指的心是包括心臟、靈魂、心思、知識、良心、情緒與感情等方面。作為基督徒,不管你是承擔領導崗位的,或家人、友伴間具影響力的,你的心怎樣,你所發揮的影響力也怎樣。領袖的培育由心出發,始於六個生命素質的建立,繼而流露在教會內外不同場景,引導別人認識神及進深跟隨神。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心發出。」(箴四 23)

誠意推薦《領導由心》。

書名:《領導由心》
作者:呂慶雄博士、劉忠明博士
出版社:福音證主協會
發售攤位:3GD12

網上介紹

一社一書:《由初信到成長》

hkbf2016-editorchoice-CAP-01
撰文介紹:王礽福傳道(社長)

《由初信到成長》是本快五十歲的金書。

雖是基本道理,但陳終道牧師寫得好像跟你在談天,又能掌握讀者心理,把那些道理不是甚麼、而是甚麼,一層層剝開,不時列舉例子,讓人豁然開朗。

很多例子已顯得「古董」,不過精義仍在。我喜歡這個:兒子勸父親不要抽鴉片,列舉五大理由,父親說:「不用講了,我可以幫你多舉五個。」兒子說:「那為甚麼還要抽?」父親說:「知道是一回事,抽不抽又是另外一回事!」改變生命不能只靠道理,還要「大能」。

看完此書,就知道此書為何常青:因為看完此書,不只知道道理,還能看見上帝的「大能」。

書名:《由初信到成長》
作者:陳終道
出版社:宣道出版社
發售攤位:3GD08

網上介紹

一社一書:《活學聖經》

hkbf2016-editorchoice-活學聖經_舊約_繁體
撰文介紹:徐淑貞(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

因著現代翻譯的方法更新,且隨著考古學的進展,讀者對聖經的需求已經不僅止於經文內文的正確與清楚。而是需要更多詳盡的資料輔讀,以利讀者閱讀聖經時更能體會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經文的內容是如何的受到影響,進而能做出正確的解讀或體會。《活學聖經》就是在這樣的期許之下所進行的計劃,內中不但提供針對歷史、地理、人物、事物、動植物……等旁註,且附有相關問題討論,旨能幫助讀者發掘經文含義,思考書卷與現今信徒生活的關係。

書名:《活學聖經》
作者:美國聖經公會、香港聖經公會
出版社:香港聖經公會
發售攤位:3GD07

網上介紹

一社一書:《團契生活》

hkbf2016-editorchoice-cclc-01
撰文介紹:翁傳鏗牧師(社長)

《團契生活》是德國著名神學家潘霍華於一九三八年的著作,本社於一九五八年出版英文版中譯本(印刷了八版),一九九三年再版德文原文重譯本,至今共印刷了八版;兩個版本大約共印刷了三萬本中譯本。

究其長期吸引讀者之處,乃在於潘霍華首先幫助讀者回到成為基督徒的根本,就是透過基督才能體會上帝的實在,這樣與他人的關係,也就是在基督裏的實在,所以信徒每一天需要有獨處時間,藉着讀經、禱告和代禱,並將所得的福樂帶到團契之中,彼此服侍,互相認罪,最終以聖餐作為得以上帝及同儕進入新的團契。

書名:《團契生活》
作者:潘霍華
出版社: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發售攤位:3GB05

網上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