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書展推介:德慧文化

《陪你玩,過節!》
作者:王詠詩、鍾樹森
出版: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你有沒有想過為甚麼節日需要玩遊戲?你有沒有為節日設計遊戲而大傷腦筋?你有沒有想過清明節、母親節、父親節,甚至光棍節也可以玩遊戲?《陪你玩,過節!》將會為您介紹不同節日的由來及嶄新的遊戲活動,一於陪你玩,過節!

《墨硯有道——論書法與靈性》
作者:謝任生
出版: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近年華人教會中興起多元的靈修熱潮,好些堂會和機構紛紛推動信徒以中文書法習字抄寫聖經,以達致習藝、讀經、默想和療癒功效。本書以聖言墨語為引論,導出對書法與宗教、書法與靈性的探索,進而討論水墨與道、書法與神聖維度,以及書法與十誡,最後以甲骨文與基督宗教信仰的關係作結。要懂得聖言書藝與靈修,本書絕對是必讀之選!


《巴勒斯坦回憶錄—— 一位巴勒斯坦母親和她同胞的故事》
作者:亞歷斯•阿瓦德(Alex Awad)
出版: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多年以來累積的經驗和知識的成果,能幫助讀者理解有關以巴衝突的重點所在。書中附上多幅地圖,幫助讀者了解引發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衝突的背景。除此以外,作者為本書加入了一個鮮見卻重要的人性層面,他以自己母親凱蒂的一生為主軸,記述了阿瓦德家庭的故事。阿瓦德家庭的經歷,正是眾多因著1948年戰爭引致的災難而改變了命運的巴勒斯坦家庭寫照,也為本書提供了活生生的歷史證據和材料。

德慧文化
攤位編號:3GE02

Save

Save

Save

Save

浣熊圈(2016.07.24|1100-1130)

浣熊

日期時間: 2016.07.24|1100-1130
活動內容: 本中心於2014年獲得美國團隊建立培訓大師Jim Cain博士及浣熊圈始創人Tom Smith博士授權,出版了《浣熊圈團隊遊戲130個》中文版一書,期望能藉此推廣一種於歐美廣泛使用的體驗活動工具──浣熊圈,及其中一百多種應用方法。浣熊圈原是一條約5米長卻能承受越千磅拉力的扁帶,由於方便攜帶及可塑性高,故普遍應用於團隊訓練活動之中。為了讓有興趣人士更深體會及掌握浣熊圈的精髓,現舉辦「樂在浣熊圈──團隊訓練工作坊」,由本中心資深教練即場示範及分享使用心得,務求帶領大家體驗箇中樂趣。
嘉賓姓名: 基督少年軍
嘉賓簡介:
負責機構: 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我的學生,我的老師(2016.07.22|2100-2130)

我不是補習天后

日期時間: 2016.07.22|2100-2130
活動內容:  老師希望有怎樣的學生?學生又喜歡怎樣的老師? 老師應該討學生歡喜嗎?不可愛的學生要如何教? 學生最想老師教什麼? 老師也能從學生身上學習嗎?
嘉賓姓名: 孫豫小姐
嘉賓簡介: 逃離學校建制的老師,自此投身私人授課,甚受學生歡迎,卻非甚麼補習天后。畢業於香港大學,主修比較文學及法文,現在從事喜愛的教學工作。
負責機構: 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何志光先生及嘉賓:《血癌的救贖》作者分享會(2013.07.23|14:00)

何志光

日期時間 2013.07.23|14:00-15:00
活動內容 藉著這本見證集,叫患病的、在毒海浮沉的、沉淪的、未認識上帝的,都得著這上好的祝福和安慰!
介紹《血癌的救贖》的內容、出書的原因、異象 (訪問、Q&A)
嘉賓姓名 作者何志光及邀請嘉賓(如牧者、院牧或同路人,即書中有分享的)
嘉賓簡介 人的絕望處,正是上帝的開端!作者何志光成長於單親家庭,是典型的「屋邨仔」。就如電影情節般,母親每天努力工作,為的是供養兩個兒子,但在「無皇管」的情況下,大兒子漸漸誤入歧途,加入黑社會,後來更被捕入獄,被毒品控制,深感自救無望,愧對母親,莫非要吸毒至死?想不到,血癌竟是他逃離困境的出路,身體的衰殘換來心靈的更新。神如何施恩陶造光仔?抗癌五年,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手術(三次的骨髓移植)、化療、失落無奈,但上帝卻又一次又一次的擁抱他,領他走出這死蔭幽谷!每一個片段都深深刻在光仔的心頭上,每天都是恩典,他要回應上帝,與時間競賽,好好享受教會生活,向病友傳福音,進監獄作見證分享,學彈結他。今天,光仔更受感動,要用自己有限的文字,見證分享神無限的愛!
負責機構 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韓森:後同性戀者的故事(2013.07.19|16:00)

韓森

日期時間 2013.07.19|16:00-17:00
活動內容 社會最近熱烈討論同性戀議題,但參與討論的各方似乎壁壘分明,然而把生活二分為同性戀生活/異性戀生活實太簡化。社會上另有一群性小眾,他們雖有同性性傾向,但選擇以另類方式重尋真我,恰恰這群小眾的聲音就是容易被坊間的那些大聲疾呼蓋過,甚少得以被聆聽。這次盼透過分享會,由書中受訪者以自己的聲音講述他們的心聲,藉以加深讀者印象,同時這亦是本港首次公開分享這群小眾心聲的機會。
書藉簡介:《七色彩虹橋──另類櫃父母與同志的深層對話》(待定):由掙扎者與掙扎者父母的心聲互為回應,讓兩代人跨出自己的眼界,體諒與尊重對方的處境,並向讀者呈現一幅兩代情的真實圖畫──「在不認同中仍可接納」。
«同志有路»:五位男後同的感人故事,呈現選擇後同路的前因後果,當中有真實的掙扎,同時也經歷醫治和幸福。
嘉賓姓名 韓森
嘉賓簡介 韓森--台灣原住民,後同性戀者,90年代參與同志運動與愛滋平權運動,一九九七成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目前為理事長。«同志有路»受訪者之一。曾經是自負的同性戀者,最後因著信仰逐步重尋自我身份價值,並修復和家人的關係,恢復對生命的熱情,近年推動教會對同志及愛滋友善環境,並以後同志身分與對同志,教會繼續對話。
負責機構 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陳家富博士:耶魯大學系統神學家-沃弗神學及著作介紹(2013.07.17|14:00)

陳家富博士

日期時間 2013.07.17|14:00-15:00
活動內容 當代耶魯大學神學教授沃弗 (Miroslav Volf) ,嘗試簡介他的聖靈工作觀、回憶神學、擁抱神學及公共信仰,切入當前香港信仰群體所面對的挑戰和處境。沃弗 (Miroslav Volf) 的作品近年迻譯甚多,包括:《擁抱神學》、《白白捨去》、《記憶的力量》《在聖靈裡工作》及《公共信仰》(校園即將出版) ,其中《擁抱神學》於2002年更獲得路易斯威勒大學葛拉夫麥爾宗教類獎 (Louisville Grawemeyer Award for Religion) 。沃弗於耶魯大學設立的「信仰與文化中心」致力從事基督信仰與生活文化各領域的對話與參與,在多元文化和宗教處境下的神學反思必對今日香港信徒有極重要的參考作用。
嘉賓姓名 陳家富博士
嘉賓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與神學部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講師
負責機構 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